@被讨厌的勇气
现在是不是由过去所决定的?
-
弗洛伊德 原因论 : 现在是由过去所决定的 , 而过去无法改变。
+ 反驳 :-> 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那么也就说明现在无法改变。 -
[[阿德勒]] 目的论 #card
- 过去的经历不会影响现在,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才会影响现在。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 过去的经历 ,而是 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 过去的经历不会影响现在,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才会影响现在。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 过去的经历 ,而是 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
-
人际交往产生自卑感和自卑情节
-
-
自卑感:一个人学历不高,如果他认为自己学历低,所以要加倍努力。
-
自卑情节:一个人认为自己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自己学习低。
-
-
[[课题分离]]
-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么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共同体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阿德勒主张目的论,其心理学分析路径就抛开了人过往的历史包袱,着眼于眼前、现在,从而把解决问题的办法导向积极的、光明的一面。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
哲人:而且,对自己的学历有着自卑情结,认为“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才无法成功”。反过来说,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有高学历,我也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
-
青年:嗯,的确如此。
-
哲人:这就是自卑情结的另一个侧面。那些用语言或态度表明自己的自卑情结的人和声称“因为有A所以才不能做到B”的人,他们的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没有A,我也会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
-
青年:也就是说“要不是因为这一点,我也能行”。
-
哲人:是的。关于自卑感,阿德勒指出“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也就是说,自卑感虽然人人都有,但它沉重得没人能够一直忍受这种状态。
-
哲人:不是这样。特意自吹自擂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没有自信。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
青年:您是说^自大是自卑感的另一种表现^。
-
哲人:是的。如果真正地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正因为有强烈的自卑感才会骄傲自大,那其实是想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担心如果不那么做的话,就会得不到周围的认可。这完全是一种优越情结。
-
青年:……也就是说,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从名称上来看似乎是正相反的,但实际上却有着密切的联系?
夸耀不幸
-
哲人:密切相关。最后再举一个关于自夸的复杂实例。这是一种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具体就是指夸耀不幸。
-
青年:夸耀不幸?
-
哲人:就是说那些津津乐道甚至是夸耀自己成长史中各种不幸的人。而且,即使别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他们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
-
青年:啊,这种人倒是存在……
-
哲人: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
- 例如,我的身高很矮。对此,心善的人会用“没必要在意”或者“人的价值并不由身高决定”之类的话来安慰我。但是,此时我如果甩出“你怎么能够理解矮子的烦恼呢!”之类的话加以拒绝的话,那谁都会再无话可说。如此一来,恐怕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翼翼地来对待我吧。
-
青年:的确如此。
-
哲人:通过这种方式,我就可以变得比他人更有优势、更加“特别”。生病的时候、受伤的时候、失恋难过的时候,在诸如此类情况下,很多人都会用这种态度来使自己变成“特别的存在”。
-
青年:也就是暴露出自己的自卑感以当作武器来使用吗?
-
哲人:是的。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刚开始提到的那些闭门不出者就常常沉浸在以不幸为武器的优越感中。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