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法
[[Abstract]]
-
本田直之,明治大学商学院产业经营系毕业,美国雷鸟(Thunderbird)国际管理研究所经营学硕士(MBA),日本品酒协会认定葡萄酒顾问、世界遗产学会会员、一级小型船舶操纵士。
- 曾任职于花旗银行等公司,参与企划巴克集团(BUCKS GROUP)的运营,协助该公司在日本的店头市场(JASDAQ)挂牌上市。现任杠杆效益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参与日美的创投企业投资管理,同时提供以少出力而获得丰硕成果的杠杆经营的建议。兼任日本财务学会董事、法人顾问会计董事、美国环球视野科技公司董事。
-
内容简介:
-
读书是一种自我投资,而且没有比这更划算的投资,比起投资任何报酬率好的金融商品来说,读书所带来的回报确实更多。阅读术是为了有效率阅读商业书而产生的“技法”。每个月出版的商业书数量超过百本,还有之前出版过的大量书籍,想要追上全部的书籍是不可能的,藉由本书多读的技巧,从大量的书中找出最合适自己的读物,把阅读商业书当成投资,有策略的实行,就能创造出100倍的回报。
[[Attachments]]
杠杆阅读术(即商业书的多读法则)
第 1 章 何谓多读商业书?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8
hl-color:: yellow
-
第 一章以 “何谓多读商业书? ”为标题,一方面 提及和速读的差异 ;另一方 面介绍多读的好处, 以及把它当作投资手段 ,将商场上的成功和读书联系在一起等 。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0 -
因为这1500元将来会有好几倍的回报。也就是说, 从我本身的经验以及周围事业成功的人的实际收益来估算的话, 大概会有一百倍的回报。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20
hl-color:: yellow -
为什么要读商业书
-
“为何要读这些书”的目的是显而易 见的:是为了要解决案例中出现的公司问题,并想出导引成功之路的对策。所以 ,我打算 只把 “解决企管问题应该知道的要素”印入脑海中, 并因此只选读重要的部分 。更不用说跳过不懂的单词去读, 那样当然阅读速度更快 。 不可思议的是,虽然跳着读,但不仅能思考,还能正确地掌握其中的意义 。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24
hl-color:: yellow -
如果将实际商场视为运动员的赛场来看的话,则商人读书就好比运动员的练习。也就是说,不读书的商人就像是平时不练习而突然临场比赛的运动员一样。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34
hl-color:: yellow
-
-
记事本圆梦计划
-
年幼的熊谷帮父亲搓洗背时, 父亲突然问他:“你知道动物和人的差别吗?”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27
hl-color:: green -
人类通过书籍 ,在数小时内就能够模拟体验人的一生 。 所以 ,要读书,要活到老读到老 。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27
hl-color:: green
-
-
在商场上如何应用杠杆效益?
- : 读书, 然后以自己独树一帜的方式应用书中所阐述的诀窍,活用在现实事务中。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30
hl-color:: yellow
- : 读书, 然后以自己独树一帜的方式应用书中所阐述的诀窍,活用在现实事务中。
-
速读和多读差异
-
多读了几本书, 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仅仅做 “ 输入”的动作 ,只不过是自我满足而已 。 如何能输出”使用, 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39
hl-color:: yellow -
速读是训练眼睛的移动法 , 是快速地将整本书读完的一种技术。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多读就可以说是切掉没用部分的一种技术。提升取舍资讯的能力 ,没有必要的地方不要读,这样才能缩短读书时间 。最后的终极目标是 ,在别人的经验上运用杠杆效益 , 把对实际事务有所帮助的技巧, 变成自己的东西。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40
hl-color:: yellow -
多读书, 不用全部读完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56
hl-color:: yellow
((63f4124c-49c7-42bd-8189-aaefa22444e1))- 经常抱着有目的的意识, 持续想着 “要从这本书吸收什么”。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57
hl-color:: yellow
- 经常抱着有目的的意识, 持续想着 “要从这本书吸收什么”。
-
多读书是投资, 而且是世间稀有的投资(因为报酬率一定是正数) 。 也就是说,投资金额越多 ,赚得 越多; 读得越多,能够回收的金额也变得越多 。尽量多读书才是获利。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58
hl-color:: yellow
-
-
我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为何要持续一年读400本以上呢?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55
hl-color:: green- 靠读书更新自己的“常识”
第 2 章 选书就是挑选投资标的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62
hl-color:: yellow
-
在第二章 “选书就是挑选投资标的”中 ,我将说明多读的实施方法。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0-
阐述关于书的找法 。虽说多读,但也应该避免随便拿起各种离谱的书,然后白费力气去阅读。尽量多发现好书,并活用在商场上,这是必 要的 。本书不断强调“读书就是一种投资”, 因为这也正是找寻和筛选投资标的的诀窍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0 -
本书将说明符合一般书店、 网络书店等各自特性的策略性活用方法 。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1
-
-
首先不可或缺的是“有目的地选书”。 如果具备 “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 “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之类的大目标,你就能清楚地意识到“现在,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书”。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66
hl-color:: yellow -
具有即战力的书多半是对自己而言浅显易读的书; 对商场上有帮助的书,与其说是理论,还不如说是实践的技巧 。所以 ,不该选“专业类型”,而应选“经验类型”的书。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72
hl-color:: yellow- 这是因为我的目的是 , 在别人的成功经验上附加杠杆效益。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72
hl-color:: yellow
- 这是因为我的目的是 , 在别人的成功经验上附加杠杆效益。
-
由于一流的人其商业哲学上有许多共通点 ,所以你持续读了几本后 , 就会了解到商业上成功的秘诀是有普遍性的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73
hl-color:: yellow -
选书方法
-
依主题 选书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75
hl-color:: yellow-
从将来的目标倒推,推断自己当前必须完成的任务 , 然后, 依其相关内容选书。 想详知某个题目的内容 、 想解决某个问题等这种 “事先设定主题”的状况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75
hl-color:: yellow -
当读书的目的明确时,我建议采用 “类别集中法”的选书方式 。这是指 , 如果你想知道某种主题的内容, 那么, 你只要取得这类别的书,然后彻底全面地去读就可 以了 。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77
hl-color:: yellow -
只要是每本书都写到的相同内容 , 你就可以判断那是所有人都认为的重点 。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78
hl-color:: yellow
-
-
依趋势 选书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76
hl-color:: yellow-
目的在于 ,掌握 、预测时代的趋势。 在杂志或新闻报道上 , 如果你认为,“这是有趣的经营方针”或是“这是改变后的投资方式吧 ”, 然后决定去搜寻与此相关的书籍来读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76
hl-color:: yellow -
第一种筛选法是一种利用朋友、 熟人的口碑来找寻好书的方法。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81
hl-color:: yellow- 把自己读过的书分享给别人去读,还有其他的好处:那就是读了同样的书之后 , 能产生共识。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85
hl-color:: yellow
- 把自己读过的书分享给别人去读,还有其他的好处:那就是读了同样的书之后 , 能产生共识。
-
第二种筛选, 即网络杂志。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87
hl-color:: yellow -
第三种筛选是参考报纸和杂志的书评栏来选书的一种方法。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91
hl-color:: yellow -
最后还有一种方法, 就是利用付费的书评服务。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94
hl-color:: yellow
-
-
依直觉 选书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76
hl-color:: yellow
-
-
网络书店对有目的的购买来说是便利的,而实体书店在发现新书上是便利的。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14
hl-color:: yellow
第 3 章 一曰一本, 有策略地读通商业书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16
hl-color:: yellow
-
在第三章“一日一本 ,有策略地读通商业书”中, 整理出营造实践多读的环境 ,以及活用 “80/20法则”的 要点;也就是介绍这些有效而且不需要训练的读书方法。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1 -
读书的流程
- [:span]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18
hl-color:: yellow
- [:span]
-
在开始渎之前 , 有非做不可的重要工作 。那就是 ,读每一本书前 , 都要明确读此书的目的。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17
hl-color:: yellow-
在杠杆效益阅读法中 ,读书并不是消磨时间, 而是一种投资。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18
hl-color:: yellow -
你逐渐就能弄清楚书中重要的部分和不重要的地部分。 因此 ,你会舍弃无关紧要的部分,读书的速度就自然加快了。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18
hl-color:: yellow -
彩色浴
-
这可以用 《考具 》一书中出现的 “ 彩色浴 ”说法来加以解释。所谓的 “彩色浴 ”说明如下 。
hl-page:: 121
ls-type:: annotation- 举例来说, 出门前你想着:“今天一整天, 我会见到几个红色的东西呢?”于是 ,走在街道上你会惊讶:“世上充满了这么多红色的东西! ”红色的海报、文字招牌 、红花等等, 所有红色的东西都进入眼帘。当然, 并不是过了一个晚上,红色的东西就暴增 。而只是你产生意识后,这东西就自然进入你的眼里。 附带一提的是, 彩色浴的 “浴”, 英文是“bath”, 也就是被颜色浸润的意思 。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21
hl-color:: yellow
- 举例来说, 出门前你想着:“今天一整天, 我会见到几个红色的东西呢?”于是 ,走在街道上你会惊讶:“世上充满了这么多红色的东西! ”红色的海报、文字招牌 、红花等等, 所有红色的东西都进入眼帘。当然, 并不是过了一个晚上,红色的东西就暴增 。而只是你产生意识后,这东西就自然进入你的眼里。 附带一提的是, 彩色浴的 “浴”, 英文是“bath”, 也就是被颜色浸润的意思 。
-
熟练使用“彩色浴 ”效果 ,就算你快速翻阅书本 ,眼睛也能停在目的所在之处。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21
hl-color:: yellow
-
-
读书的目的 试着一个一个写出来(就写在书本开头的空白页面上 ),只要花这样的时间, 并在心里产生意识就够了。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22
hl-color:: yellow- 举例来说,读成功经营者所写的书时,“尽可能多多发现自己立刻就能模仿的要点”;或是读对话技巧的书时,则“想运用在实际的会话中的措辞, 就在旁边画线”。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22
hl-color:: green
- 举例来说,读成功经营者所写的书时,“尽可能多多发现自己立刻就能模仿的要点”;或是读对话技巧的书时,则“想运用在实际的会话中的措辞, 就在旁边画线”。
-
给自己的目标暗示, 会在读书的时候不断出现在脑海中 ,碰到时就立即透过折角 、 画线、 在书页四周做笔记的方法记下(后面会再详加说明)。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22
hl-color:: yellow
-
-
寻找固定的读书时间和读书环境
-
与其分散时段读书,还不如自行设定每天几点到几点 ,这样事先订好时间,然后变成习惯,也易于持续下去 。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24
hl-color:: yellow -
好的商业书会带给人勇气和干劲。 在阅读之际 , 潜力逐渐被激发出来, 冲劲也展现出来。如此一来, 一大早潜力就被激发出来,则一整天保持着积极的情绪。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25
hl-color:: green
-
-
设定时间限制
-
忙碌的商人一边工作一边读书,这是需要技巧的 。 技巧之一就是 , 在开始读一本书之前,自己决定 “这本书大概在这样的时间内读完”。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29
hl-color:: yellow- 如果没有限期, “什么时候读完都可以 ”的话, 恐怕连一半都读不到。 因为人没有被逼迫时, 很难发挥更大的潜力。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30
hl-color:: green
- 如果没有限期, “什么时候读完都可以 ”的话, 恐怕连一半都读不到。 因为人没有被逼迫时, 很难发挥更大的潜力。
-
-
掌握 60% 就可以了
-
总之, 与其选出全部的一百项来读, 而没有学到一项,还不如只选出重要的一项来实践,才能有所回报。 与其在意小遗漏 , 而使速度变慢 ,还不如把精力放在以较少的劳力创造大大的回报上比较好 。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33
hl-color:: yellow -
一本书的重点大约只占全部内容的两成(这我会在下一章节详细说明) ,而掌握到重点的八成就可以了 。 也就是说, 一本书里, 重点只占20%,再抽出其中的80%,也就是整本书的16%; 若以200页的书来看 , 总共只有32页。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33
hl-color:: yellow
-
-
80/20 法则
-
把读书视为投资来看, 你从书本里得到80% 的回报, 只要靠读20%的内容就可获得 。所以 , 一本书就算没有从头到尾全部读完, 但只要读区区的20% , 就大致了解了这本书的作者真正想主张的东西 。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36
hl-color:: yellow -
“如果是好书的话就特别花上5个小时细读吗?”才没这回事。和花在读其他书上的时间一样,大概一个小时。 像描写原理、 原则这样的好书,在适合自己程度的情况下, 有时也会读好几次, 而这是例外。将重要的部分画上线, 之后, 回过来只要读画线的地方 ,并实践它, 以表示确实学会了(这在下个篇章加以说明) 。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38
hl-color:: yellow
-
-
浏览一本书的内容
-
首先要看的 , 是位于封面勒口和版权页上的作者简介。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39
hl-color:: yellow -
其次 , 我会读书腰 、 封底。 之后 ,再看前言、目录。有时,我会在目录上标记号。 然后,读最后的后记。 只要这样 ,就能看到整本书的轮廓 。开始读正文之前,脑海中只要备有这些内容 ,读这本书的目的就被重新确认了 。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40
hl-color:: yellow- 附带一提的是 ,我一开始就觉得没意思的书,马上就放会弃阅读。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40
hl-color:: green
- 附带一提的是 ,我一开始就觉得没意思的书,马上就放会弃阅读。
-
此外 , 有的书在每一章的开始或结束的地方,会把这章的内容做成“摘要 ”条列出来( 本书也是如此 )。 由于精华集结在此 , 所以先读它也可以,这也是一个方法 。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41
hl-color:: yellow
-
-
不好的书马上丢掉
-
杠杆效益的阅读本质上不是读书, 而是投资行为。 所以必须具备这样的判断力。所谓的 “丢弃”并非指不要阅读。照字面来说, 是把垃圾丢出去 。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43
hl-color:: yellow -
不好的书尽早放在一边, 拿下一本书来读,这是要诀。读下一本更好的书, 并赚到15万日元 ,才是投资上有效率的表现。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43
hl-color:: yellow -
在有效率地读书上 , 如何具备“舍弃没用部分 ”的勇气 ,是重点所在。读了大约15分钟 , 就能判断这本书是否不好 。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43
hl-color:: yellow
-
第 4 章 不要读完就算了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64
hl-color:: yellow
-
不要读完后就放着不管了,读完之后所需要的 ,就是第四章 “不要读完就算了!”所要介绍的内容, 也就是本书能成为活用在商场上的最终书籍的“杠杆效益笔记”的制作方法, 以及利用空间时间反复浏览这些笔记,让自己能够达到直觉反应的程度的方法 , 并且说明今后如何学以致用。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1 -
评价读书是否有效益
- 应该以 “只有多少精华能成为自己的东西 ” “有多少东西能运用在现实的商业上 ”来作评价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68
hl-color:: yellow
- 应该以 “只有多少精华能成为自己的东西 ” “有多少东西能运用在现实的商业上 ”来作评价
-
要把好不容易读完的内容变成自己的东西 ,难道没有最好的方法吗?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70
hl-color:: yellow-
像准备考试那样的做法是最好的。 总而言之,过去为考试而用功时, 大致上应该是用下页图中所示的做法,来深入理解书中的内容。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70
hl-color:: yellow -
[:span]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71
hl-color:: yellow -
我把画线的部分打进电脑里, 做成笔记。这个笔记集结了各种书中对我而言的 重点:一言以蔽之, 即犹如 “终极本” 一般的东西 。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72
hl-color:: yellow
-
-
杠杆效益笔记
-
说到 “方法 ”,只不过是把内容打进电脑里 , 然后再打印到A4纸上。 经常把它带在身上, 偶尔拿出来反复阅读。而且 ,这个时候只读适合自己的部分 。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73
hl-color:: yellow -
这份打印稿虽然用文件夹夹着,但由于经常拿出来看, 所以纸张都变得皱巴巴的 。 如果变成这样, 就再重新打印一份。我就是这样反复去做 。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74
hl-color:: yellow -
与其读完后马上整理 ,还不如搁置几天后再打进电脑里比较好。这是因为刚读完时,不具有客观性的观点。稍微冷静之后再阅读时, 你可能会认为有些内容没那么重要 ,或是内容有所重复。 批次性地集中起来打进电脑, 也有这样的好处。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77
hl-color:: yellow -
笔记分类
-
主题类
- [:span]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81
hl-color:: yellow
- [:span]
-
“参考资料 ”是指 , 遇到自己业务上需要的数据时, 就算画不出图表来, 也可以参考笔记。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80
hl-color:: yellow -
“引用文句”是指 , 看到令人感动的言词时,写清楚是谁说的, 并把它打进电脑里。 附带一提的是 ,本书各篇章的开头也都用到引用文 。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80
hl-color:: yellow
-
-
发现一个能够实践的重点,远比精读笔记,发现一百个重点来得更有效果 。 再来是 ,请在实践中修正并应用,创造出适合自己的东西 。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83
hl-color:: yellow
-
-
然而基本上,读过的书就不要再拿来读第二次 。 要读的话,就读笔记。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88
hl-color:: yellow- 我会例外地读第二遍的书,在我一年读的 400本书中, 大概占5%,也就是大约20本。由于这20本是相当好的书, 所以我会不断跟周围的人推荐 。之后,自己反复去读。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88
hl-color:: yellow
- 我会例外地读第二遍的书,在我一年读的 400本书中, 大概占5%,也就是大约20本。由于这20本是相当好的书, 所以我会不断跟周围的人推荐 。之后,自己反复去读。
-
商业书推荐
-
人性的弱点
-
基业长青
-
-
杠杆阅读术里强调的是 , 把重点浓缩后 ,反复多读几次书中的精华 。 也就是说, 把书本读完之后 ,也还要持续阅读。实践书中的精华 , 然后再加上自己的解释, 例如"利用这个观念可以让事情进行得顺利 ” “这个稍微不适合自己 ”, 或是“ 把这个这样做,还不错”。这样一来,书中的精华刻印在脑里 ,并实际地做做看 , 因而产生书籍费用的一百倍价值。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93
hl-color:: yellow -
利用书架分类
- [:span]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97
hl-color:: yellow
- [:span]
-
靠实践活用知识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199
hl-color:: yellow- 把笔记的内容加以实践、 活用 ,逐渐做到能够做出直觉反应的程度。
ls-type:: annotation
hl-page:: 203
hl-color:: yellow
- 把笔记的内容加以实践、 活用 ,逐渐做到能够做出直觉反应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