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
Who
- [[赤羽雄二]],麦肯锡韩国分公司创始人。
Why
-
学习精英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
了解别人的阅读经历
What
-
为什么要读书
-
网络上的信息不具备系统性。
-
网络上无法获得涉及事物本质的深层次的知识。
-
能够理解他人情绪、体谅他人的人,绝不会贸然做出盲目的判断,首先会努力去理解现场和对方的情况。
-
How
-
如何挤出时间来读书
-
最好的办法就是尝试在不同的时间就寝和起床,以了解自己最低程度的睡眠时间。建议大家在不影响睡眠的基础上,创造读书的时间。
-
在时间表中添加读书时间
-
只在有需要时读书:30 岁之前读 300 本书,之后每年读 50 本书。
-
用社交网络召集读书伙伴:设置 deadline 和其他人分享
-
-
如何专注读书
-
坚持读完一本书之后再阅读下一本书 why 主题阅读时如何解决?
-
买书之后即刻开始阅读
-
不在阅读时做笔记
-
即使有不理解的地方,也不要重读:阅读关键在于不重读。就是说,即便有不理解的地方,也不要翻回去重读。比起重读,把握全书的主旨更为重要。
-
读完之后立即整理笔记
-
-
[[A4 纸整理笔记]]:将A4纸横放,左上角写主题,右上角写日期,每页写4~6行,每行写20~30个字。在一分钟内将想到的事情全都写在纸上,每天写20~30页纸。
- 书中重要的内容:
言之有理的内容,表达出色的内容,体现作家洞察力于智慧的内容
- 书中重要的内容:
-
[[读书档案]]:每月读 4 本书,一年就可以写出 48 篇,集中放在一个地方保存。
-
读这本书的目的
- 基于好奇心和求知欲去阅读一本书
-
读书后的感受
-
阅读后会采取哪一些行动
-
3 个月之后要做些什么,有什么样的改变?
- 每 3 个月评估做的怎么样(◎非常好、○勉强完成目标、△不太好,没有成果、×完全没有做好)
-
-
读书后写博客:限制读书时间,用更多的时间输出
-
极简方法:确定题目后,思考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再确定小标题。每个小标题需要写1~2行的内容。
-
确定一个自己最关注的主题。
-
事先决定文章的提纲。
-
举出具有代表性的事例。
-
使用定时器,催促自己完成。
-
-
提高信息敏感度
-
问题意识打造高深见解和洞察力
-
阅读优秀作家的全部作品
-
延后阅读畅销书
-
-
如何获得演讲的机会
-
Step 1:以5年后的目标为基础,思考“一年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得到什么样的评价”“想在什么场合做一个怎样的演讲”“演讲的题目是什么”“哪些人曾经做过此类演讲,是否能和他们竞争”等问题,将这些问题总结在一张纸上。
-
Step 2:在读书的同时,将数十个相关领域的关键词登录到谷歌资讯上,每天阅读相关报道,不断补充自己掌握的知识(第五章会详细介绍)。
-
Step 3:^列出20个左右要写在自己博客上的题目^。这时,可以参考Step 1中整理的“演讲的题目”,列出一些能够向策划演讲的社区骨干、事务所以及研讨会策划公司的负责人宣传自己的博客题目。
-
Step 4:每周写1~2篇博客。原本就是自己的专业或相近领域,由于每天阅读一定数量的报道,所以能够不断整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然后再写成3000~4000字的博客。
-
Think
- 阅读其他人的博客或这微博之后,
尝试给其他人留言。发条 twitter 介绍我为什么要去看
Todo
-
每次读完一本书写一篇[[读书档案]],可以问自己 3WH2T,可能 What 和 How 很难区分。
-
读书档案是一种写博文的方法
-
写作和总结的练习
-
-
如果没有时间写长文章来分享自己的感受,
可以使用 Twitter 进行简短的分享。豆瓣 300 字评论总结主要内容。 -
每天至少阅读 1 小时
出版后记
-
书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为何优秀的人再忙也要读书,并且把书中的内容活用在工作和生活中”这个问题。
-
越是忙碌的人就越能有效地掌控自己的时间,充分思考目的后再开始读书,从而做到“主动读书”。总之,就是要自己做出判断,合理分配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法。
-
在这本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一套系统、实操性高的读书技巧。不仅能够教你在工作之余如何合理规划时间,确保用来读书的时间,还能教你如何利用A4纸整理书中要点,牢记书中内容。更能教你如何在读过书后建立“读书档案”,设定行动目标,切实地将书中的内容转化为自身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