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ive Summarization

Progressive Summarization: A Practical Technique for Designing Discoverable Notes - Forte Labs

[[Tiago Forte]]

  • 做笔记的意义是什么:

  • 通过记笔记这个过程去记忆知识

  • 给未来查阅相关信息节省时间

  • 这篇文章介绍如何对笔记进行不同级别的抽象,对未来越来价值,抽象程度越高。其实可以作为 [[Zettelkasten]] 原子化原则的一个补充。

渐进式总结

  • 困难的不是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而是跨越时距传递。

  • 你看得东西没错,你只是没找对合适的时间。

  • 知识的挑战不在于获取知识。建立一个系统知道什么知识有价值,将部分的知识跨越时距传递。

  • 把知识从公共知识变成你的[[暗知识]]即经验知识。

Note-first knowledge mangement

  • 与[[Zettelkasten]]对比

  • Tagging-first :笔记被认为是不断变化的、虚拟的、相互关联的思维矩阵。思维的运作方法不适应这种抽象的概念。

  • Notebook-first 对应[[PARA]] 中的思路。

  • Note-first 笔记独立

Designing discoverable notes

  • 现在的笔记对未来的你不一定有作用

  • [[idea]] 花费大力气写的论文笔记,如果不在博客上发布,自己还会去看?

  • 注重 note 的可发现性和可理解性:创造高度浓缩的摘要。

Opportunistic compression

  • 大部分人比较擅长对阅读的事物做详尽的笔记。

  • 如何让我现在正在消费的东西,更容易被未来的自己发现?对笔记进行分层处理。

  • 一个例子:

  • 文字本身就是自己最好的标签系统。

why

  • 你把耗时但无风险的活动(阅读、高亮、总结)尽可能早地准备,而把快速但有风险的活动(执行、决策、交付)尽可能推到未来。

Guidelines and Principles

    1. DON’T APPLY ALL LAYERS TO ALL NOTES 不要在所有的笔记上都应用所有的图层
    1. USE RESONANCE AS YOUR CRITERIA 以共鸣为标准
    1. DESIGN A SYSTEM FOR THE LAZIEST VERSION OF YOURSELF 为自己设计一个用的最顺手的系统
    1. KEEP YOUR NOTES GLANCEABLE 让笔记保持一目了然

最后这一篇笔记并不符合[[Progressive Summarization]]原则。

作者

Ryen Xiang

发布于

2024-10-05

更新于

2024-10-05

许可协议


网络回响

评论